学“会”摄影
2019-11-13
我喜欢摄影,不过我到不了“摄影就是我的生命,我就是为摄影而生的,没它我就活不了”的地步。可只要我看见一个触动人心的画面,哪怕主角仅是一株小草、一朵小花,都会激发我按下快门的冲动。摄影对于我来更像是一种信仰,每当举起相机的时候,我的世界就全都集中在取景框里了。俗话说单反穷三代,
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,就像拥有信仰一样,摄影就是我的梦想、我的信仰,我愿意为它投入时间,精力,金钱,只为图一乐。梦想就是那个让你想起来觉得幸福的东西。记录下了我的生存足迹。这些照片并不完美,但每次翻看我能想起当时一闪而过的心情、那张饱含情感的脸,就足够了,足够我回味一生。我给同学、同事、朋友拍照;我给自己找寻的风景拍照;我给陌生人拍照给大地给天空给风拍照;我也给我的内心拍照。
夜深人静,一个人坐在电脑前,一杯清茶,这是一种惬意、一种骄傲、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满足。摄影师是美好的一个职业,摄影师也是孤独的一个职业。说美好是因为自从端起相机的那一刻,我们看世界的方式就变了,你会去寻找生活里的任何一丝美好,花开花谢,潮起潮落,冬去春来,人来人往。会因为一朵花开而惊喜,会因为一片秋叶而兴奋,因为雪的洁白的感叹,因为沙漠大海的浩瀚而感到自身的渺小。当然也是因为用这样的眼光去看世界,你看见的世界和别人不一样,你理解的很多东西别人不理解,而孤独。
以前看很多人都说过,玩摄影玩久了,就把自己玩成了哲学家。其实如果你接触的行业更多,你会发现任何一个行业,玩到一定程度,对于世界都会有自己特定的理解,而这些理解最终往往指向性是一样的。
写东西总想找点案例去说明一点事。前几天遇上两个老头跟我们一起拍花,他们带了一个白板,镜头很长,我不认为用白板错了,但是用白板的时候,好端端的花,愣是给折断了很多。我想这就是我不能接受的,创作没问题,采花有时候也没问题。那些花是园丁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观赏植物,如果那是山郊野外的花,我倒感觉是浪漫,但是这会我一点感觉不到浪漫,只剩下浪了。写作是用笔尖在白纸上书写出自己的世界,别人的故事,摄影是用光影去表达自己的世界,别人的故事。可以创作,但是不能破坏。就像写作,不能为了去写一个家庭的悲剧,而去制造一个家庭的悲剧为自己创造感受,这样就是一个缺乏道德底线的人了。摄影也是不能为了自己想拍鸟,就抓鸟来拍,不能因为自己想拍一个野生动物保护题材的照片,而去射杀一个野生动物,拿来拍。道理很简单,但是这样的事,却无时无刻不在摄影圈发生。
我没学过摄影,是完全自学。《易经》有一句话,“取法乎上,仅得其中,取法乎中,仅得其下。”所以从开始玩那天开始我就一直看大师的照片。看过太多的照片之后,就会发现一个规律
“大师的照片都有强烈的对比”
强烈的对比,如果你理解为颜色上的,那就太狭隘了,当然颜色上的对比是很重要的一种对比,对比就是为了体现反差,而反差越强烈,那种视觉冲击力就越大。强烈的反差都有哪些呢?比如贫富,比如战争与和平,比如傲慢与平和,比如老人与孩子,比如强烈的喜悦与极度的悲伤。这么一说是不是突然感觉面就宽了。就是任何和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不一样的小众都是反差,并且反差越强烈摄影作品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。总有新人说要学习摄影技术,其实摄影从来就不是技术,而是审美修养。 想学摄影,要先提升自己的审美!
摄影有技巧,有套路,再加上个人的理解。就是摄影师。不是所有拿起相机的人都叫摄影师,有些人是照相师傅。只有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照片的人才是摄影师。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